Selene

【论文:从哲学角度论证解放小精灵之正义性】克利切的哭泣

本文收录于论文集《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的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本人只是转载。


           克利切的哭泣

                               ——S.P.E.W.作为歧视、漠视和社会正义的寓言

作者:斯蒂芬.帕特森(Steven W. Patterson)

  

     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当中,存在着不计其数的歧视。那些不折不扣的坏人几乎无时无刻不用他们的行动来表达对别人的歧视。德拉科马尔福对于韦斯莱一家基于等级的仇恨 ;伏地魔想要消灭所有“麻瓜血统”的种族主义野心,卢修斯;马尔福对多比和其他家养小精灵的百般虐待,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对海格又是惧怕又是蔑视。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清楚的现象:歧视是坏人做的事情。歧视别人的这些人里面,我们不 觉得有什么好人。但是果真如此吗?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我们说的歧视到底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就要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为此,我们将仔细琢磨一下,对于家养小精灵的歧视,以及由赫敏 发起的针对这种歧视的回应: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缩写为 S.P.E.W.,分别在道德上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内容向我们展示,歧视是如何“躲过道德的雷达”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对 于好人来说,S.P.E.W.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课,让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现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中,依然遗留着各种歧视,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一般性的介绍,在其中概括出歧视的定义。在解决了  “歧视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将研究认为“歧视是错误的”  这一观点的道德根据。接下来,我们将考察,对于遭受歧视的  群体的处境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这种态度在道德上是否应予否定。最后,我们将讨论,对于歧视的漠不关心不仅在道德上应当否定,而且从实践来看也是不明智的做法。

                     歧视与偏见

        哲学家们在使用词语的时候总是谨慎小心,所以让我们首  先来讨论一下“歧视”(discrimination)这个词语。“歧视”一词  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一种是带有道德色彩的,一种是道德上  中性的。我们应当搞清楚这种区别,免得陷入模棱两可的错误——亦即对于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进行使用,却没有搞清楚我们本意是使用哪种含义。(模棱两可是哲学研究可能犯的错误里最为致命的。常常是某个问题貌似解决妥当了,模棱两可这个错误就突然冒出来,即使是最滴水不漏的论述的根基也会被撼动。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道德上中性的“歧视”大致指的是“把事情区分开来的能力”(在这里也可理解为“辨别力”,译者注)。这种用法非常常见。比如,我们说美食家和品酒师在味觉上拥有辨别力,也就是说他们对于食物的微小味道和烹调方法拥有专业的辨别能力。同样,如果说到恶作剧,韦斯莱双胞胎兄弟则是当仁不让的辨别专家。在这个意义上,歧视在道德上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它只是一个单纯描述性的词语,因此我们把这种意义称为它的描述意义。

       与此相反,我们所关注的“歧视”的含义跟它的描述性用途全然不同。“歧视”具有道德色彩的含义,我们可以定义为“将道德上平等的人作为道德上的劣等人来对待”(Treatment of  moral equals as moral inferiors)。这层含义跟描述意义不同,在道德上并非中性。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具有辨别力,那么我们是在描述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语,而并未对这个人的特点做出道德判断。但是,如果我们带有道德色彩地使用这个词语,我们是在对他的特点做出道德上强烈的否定。那么,使用这个词语从道德上否定对方,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歧视为什么是错的?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歧视到底为什么是错的?最容易想出来的理由是,因为没有人应当遭到别人的歧视,所以歧视是错误的。简单说来,因为每个人都应当受到道德上的基本尊重,而道德上的基本尊重跟所有形式的歧视都不能兼容,所以歧视是错误的。这样的理由现如今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但是它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伊曼努尔.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相信,所有的理性生物,也就是说不管是麻瓜还是其他,正因为他们都是理性的,而且拥有他们自己的意志,因此都有权获得道德上的基本平等。他表达这一理念使用的是他所说的“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形式:“每个人都要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待,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别人,都要把人当作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康德的意思是,每一个理性生物都拥有自己的意志,因此天然就拥有选择自己行为,以及自己一生宏大志愿的自由。如果剥夺人们的这种自由,强迫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他人的利益而工作,就是错误的。实际上,康德相信,这不仅仅是错误的,而且是非理性的。

       把人当作单纯的手段而非目的(即作为完全理性、自主的生物,拥有完整的道德权利),这是非理性的,因为一个行为要成为道德上允许的行为,那么它应当是每个人都会允许所有人去做的一个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康德称为“可普遍应用的”  (universalizable)行为。如果一个行为是可普遍应用的,那么  就可以得到允许。由此可见,不被允许的行为就是不可普遍应用的行为。看起来我们把问题搞得复杂化了。实际上它并没那么复杂。我们下面举一个例子,来看看康德的道德哲学是怎么回事。

        我们假设,马尔福想在魔药课上在纳威的坩埚里搞点破坏,好让斯内普勃然大怒,把纳威赶出课堂。康德会认为,马尔福的计划体现了这样的观念:出于我自己的娱乐目的,在我不喜欢的人的坩埚里面搞破坏,在道德上是可以被允许的。接下来,康德会考察,这种行为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允许所有人随  心所欲地去做的行为一一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不是可普遍应用的。为了做这个测试,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这种行为被普遍允许,情况会变得怎么样。我们可以把马尔福破坏坩埚的行  为改写成这样:出于自己的娱乐目的,任何人在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坩埚里面搞破坏,在道德上是可以被允许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如果每个人都持有这样的观念,世界将会怎样?当然,会有无数配置失败的魔药药剂,不过这不是问题所在。康德会告诉我们,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观念,那么从理论上来  说,我们就同意其他人出于他们个人娱乐的目的来破坏我们的坩埚。也就是说,我们将会同意,自己被当作单纯的手段来对待(即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理性动物,而是作为一个工具),来满足别人的娱乐目的!我们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结果,因为绝对命令要求我们永远不要把人当作单纯的手段,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别人。结果就是,除非我们能够同意悖论的存在,否则我们不可能去同意马尔福破坏坩埚的行为方式。

       马尔福最有可能做出的反应,也能够很好地证明我们的结论。如果我们把上述康德的伦理学告诉马尔福,他很可能说:  “那才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呢!我要弄坏纳威的坩埚!谁也别想  弄坏我的坩埚!”那么,这样一来,马尔福想要的行为规则就是,人可以被当作单纯的手段,单单他自己是例外。但是实际上行为规则对人们的适用是针对所有人而言的,要么对所有人有效,要么对所有人无效。如果有人想把自己当作例外,那么就  面临着一个悖论。他认为行为规则不能适用到自己身上,同时  却可以适用到其余每个人身上,但是既然他像其他人一样都是人,等于他最后认为,这个规则既有效同时又无效。因此他就  陷入了一个悖论,众人皆知,相信一个悖论显然是非理性的。

  如果康德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现在有两个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歧视是错误的。首先是因为歧视侵犯了那些被歧视者的基本尊严。其次,因为没有人会理性地同意这种允许歧视的行为规则。这样的行为规则违反了绝对命令,而且我们可以从马尔福的错误观念看到,这种观念会导致陷人悖论。所以,歧视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非理性的。总而言之,歧视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我们已经明白,歧视为什么是错误的,我  们现在就可以来关注下一个问题:对于歧视的漠不关心是不是错误的呢?赫敏努力把多比和其他家养小精灵从奴隶地位解救出来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漠不关心同样也是错误的。

                S.P.E.W.为什么不起作用

       我们第一次认识家养小精灵是在《密室》一书中,卢修斯马尔福的家养小精灵多比赶来警告哈利,在霍格沃茨有危险在等着他。多比出现的时候身上套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枕头套(身为奴隶的家养小精灵是不允许穿真正的衣服的),一边努  力想警告哈利存在危险,一边又因为自己违反了主人的意志而拼命惩罚自己。后来,哈利使了一点小聪明,让多比获得了自由,在此一年之后,我们在《火焰杯》中看到赫敏发起建立  了一个“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以下缩写为“S.P.EW.”)  S.P.E.W.的宗旨包括“保证家养小精灵获得合理的工钱和工作条件”,而长远目标则包括修改“不得使用魔杖的法律,还要争取让一位小精灵代表进人神奇动物管理控制司。”这些听起来是十分美好的目标,但是奇怪的是,S.P.E.W.对别人没多少吸引力。罗恩对SP.E.W.的第一反应很能说明问题  “赫敏,”他说“好好听着,他们喜欢这样,他们喜欢当奴隶。”  很快我们就发现,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因此S.P.E.W.  很难在霍格沃茨的学生当中获得什么支持。

        尽管家养小精灵是虚构出来的形象,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确拥有自己的意志。多比来找哈利给他警告,尽管他知道这样做是违背了主人的意愿,万一败露,自己会死得很惨。多  比的同伴闪闪为了保护主人,被从自己的家里赶了出来,她为  自己在霍格沃茨干活而感到骄傲,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工资。多比获得自由之后,其他家养小精灵都避之唯恐不及,还有小天狼星布莱克家的仆人,可怜的克利切,一直努力  试图抵制小天狼星的所作所为,因为小天狼星要把他母亲房子  里面带有食死徒痕迹的物品都清除干净。由此可见,家养小精灵算得上是一种理性、自主的生物,在康德的伦理学里面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家养小精灵真的存在,那么我们给予他们的道德待遇应该和对待其他人一样,因为他们和我们  样,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从道德的角度看,强迫家养小精灵从事奴役劳动在道德  上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看到罗恩、哈利以及霍格沃茨其他人对于家养小精灵的处境漠不关心当然,哈利比罗恩要稍微关心点,而且我们必须注意,邓布利多是个例外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们的态度呢?哈利和罗恩也在歧视家养小精灵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看起来即使是好人也会做出歧视这种事情  (当然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在歧视)。这会让我们有些迷惑。我们曾经认为只有像马尔福、伏地魔和乌姆里奇那样的坏人才会去歧视别人。但是,罗恩和哈利不是好人吗?如果  他们也会歧视别人,那么我们只能要么承认这些英雄人物在道德上也有瑕疵,要么我们改变“只有坏人才会歧视别人”的看法。如果能够回答下面的问题,可能我们就能豁然开朗了:如  果让家养小精灵当奴隶是不道德的,那么对家养小精灵的处境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是不是也是不道德的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帮罗恩和哈利辩护了。否则,我们就得稍  微改变一下我们对歧视的理解了。

        尽管让家养小精灵当奴隶显然是不道德的,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三种理由,来解释对他们处境漠不关心是可以允许的。第一种理由是,家养小精灵的奴隶生活并没那么糟糕。的确,有一 些家养小精灵处境悲惨,但是并不是所有家养小精灵都是这样。其中可能有很多家养小精灵跟霍格沃茨厨房里面的小精灵们一样,待遇不错。即使我们不闻不问的话,他们也不见得都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如果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面,的确不应  该有让家养小精灵做奴隶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比如去跟食死徒作战,等等。所以我们还是得排一个先后顺序。在需要纠正的错误行为列表上,家养小精灵当奴隶的问题,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

       第二种理由是,让家养小精灵做奴隶的确是一个不好的事情,但是并不见得仅仅因为这件事情不好,其他人就有义务去阻止它发生。毕竟,要让每个人都承担把这个世界变得完美的义务,并不合理。人们还得过各自的生活,没有办法天天投身到为正义而战的运动当中。我们并没有义务去保证没有人因中暑而死亡,也没有义务去保证没有人得感冒,同理可得,我们也没有义务去阻止家养小精灵被奴役。我们必须接受生活当  中有一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情。我们没法要求人们本着利  他主义精神,随时准备去改变那些随处可见的不愉快事件,这种要求太过分了

       第三种理由就是罗恩的说法。家养小精灵看起来心甘情愿当奴隶。比如闪闪,明显就因为获得自由而崩溃了,她失去奴隶身份后,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变得不省人事。如果家养小精灵自己就想做奴隶,我们为什么要去解放他们呢?他们有自己的意志,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想要获得自由,他们就会提出来,但是他们并不想要自由。正因为他们从未要求获得自由,所以我们才知道他们并不希望自由。既然他们拥有自己的意志,而且他们并不想要自由,那么我们如果违背他们的意志,非要强迫他们自由,这反倒是错误的行为了。多比的确对自己的自由欣喜若狂,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小精灵也向往自由,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推断,不管我们的出发点是多么善良。我们有义务去尊重他们的自主权,不要去干扰他们的奴隶生活。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一下上述三种理由的含义。第一种理由是说,尽管我们有义务帮助家养小精灵,但是这种义务很微弱,而且被其他更加重要的义务或责任所掩盖。第二种理由说,我们并没有义务去帮助家养小精灵。第三种理由则认为,我们有不去“帮助”家养小精灵的义务。无论这三个理由中的哪一个能够成立,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对于家养小精灵的处境不闻不问是在道德上可以允许的行为。但是,我们接下来会发现,这三个理由都不能成立。我们先从第三个理由开始分析。

        罗恩说,家养小精灵实际上就想当奴隶。但是既然家养小精灵是理性的生物,为什么他们会想当奴隶呢?有一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具有理性的小精灵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当奴  隶。这种现象曾经发生在一些长年累月受到歧视的群体当中。长久以来,奴役这些群体的人一直把他们当作奴隶,而他们自  已也慢慢认同了奴隶身份,这种自我尊重的丧失比任何铁链都  能更加牢固地把他们锁在奴隶状态。至少从杜波依斯(W.E.B.DuBois)划时代的作品《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开始,非洲裔美国人中间的上述现象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杜波依斯认为,非洲裔美国人相当于第七个儿子(“第七个儿子”指的是重要的后代。  “七”这个数字在希伯来人中间被认为是  神秘而神圣的。根据《圣经》中所说,世界就是在七天内创造的,每星期内有  七天,还有七种美德,人一生分为七个生长时期,主祷文也分为七个部分。七的倍数也被认为是神圣的。因而,“第七个儿子”被认为是重要的后代。此处杜波依斯是想强调非洲裔美国人的特殊之处。译者注):

  “带着面纱出生,在美国这个社会当中拥有异样的视角。美国社会使得他们失去了自我  意识,使得他们只能从其他人身上来认识自己。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这是“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他们总是从别人的眼中来判断自己的身份……他们体会着自己的双重身份……”

  20世纪早期到中期,非洲裔美国人为了改变制度化的歧视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哲学家科内尔。韦斯特对此的评论也与  杜波依斯的观点形成呼应:“黑人们对于自我贬低观念不加批  判的接受,使得他们自己就怀疑自己的智力、潜力以及外表,这不仅仅是构成黑人社会悲剧的重要因素,而且也使得黑人中产阶级在改革中的努力停滞不前。”韦斯特的意思是,美国黑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受到的阻碍,一方面正是由于需要克服黑人对自己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不仅是由种族主义观念强加给他们的,更重要的是,几百年来身为奴隶和二等公民,这种印象已经深深地烙入他们的脑海,内化为他们观念的一部分。

        韦斯特和杜波依斯的研究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如同罗恩所说,家养小精灵们并不想要获得自由。从表面上来看,罗恩的判断是对的。罗恩的错误在于,从表面现象就得出结论,认为我们没有义务去解放家养小精灵,至于所谓我们有义务不去解放他们,就更是错得离谱了。恰恰相反,他们拒绝自由的态度并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实愿望的反应,而恰恰是他们饱受多年奴役的见证。所以,这个理由不能成立。

        但是第二个理由仍然有可能成立。这个理由认为,让家养小精灵当奴隶的确是件不好的事情,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但是这件事情不至于严重到要我们每个人都义务去改变它的程度。毕竟,世界上不好的事情比比皆是,不可能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为改善它们而付出不懈努力。我们并没有受到这样的道德准则的约束。对于这个观点,我们分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我们应当注意,上述理由如果用来解释那些无法避免的大型灾难,会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用来解释那些人类既有责任去,也有能力去改变的不良状况,就有推脱责任之嫌了。家养小精灵并非从来都是奴隶。魔法部的各类生物雕像可以  证明,家养小精灵至少在名义上曾经与其他生物拥有平等地位。因此,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奴隶,魔法社会可脱不了干系。其次,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应该为改变家养小精灵的奴隶处境做一些事情,这并不等同于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道德圣人。家养小精灵有权获得自由,要实现这一点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彻头彻尾的利他主义者,实际上只要家养小精灵得到解放就可以了,而这两者之间相去甚远。我们认为解放家养小精灵是我们的义务,但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解放家养小精灵,这个要求是为那些饱受歧视和奴役之苦的受害者提出来的,我们只要认真细致地分析一下这个要求本身,就可以驳倒第二个理由。

        现在我们要看的是三个理由当中的最后一个,也可能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这个理由之所以最具有说服力,是因为它承认把家养小精灵从奴隶制度中解放出来是很重要的事情。它承认奴隶制度是恶的制度,它也承认终止奴隶制度是我们  (最终要实现)的义务。但这个理由认为,使家养小精灵获得自  由这个目标,比不上其他一些事情更为迫在眉睫,比如与食死徒作战。这个理由让我们面临着一个选择:在社会资源有限的  情况下,我们是应当努力实现社会正义呢,还是努力解决更加迫在眉睫的社会安全问题?通过最后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是,社会正义就是一个安全问题。在本文的最  后一部分,我们将解释一下我们的理由。

                漠视、安全与社会正义

正如上面所说,上面提到的第三个理由,是三个当中最有说服力的。从根本上说,这个理由让我们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当更严重的恶行在世界上肆意横行的时候,我们应当把宝贵的时间和资源用来阻止歧视吗?还是说我们应该把绝大多数精力集中起来清剿最迫在眉睫、罪孽深重的恶行?具体到我们的故事之中,哈利和罗恩是应该把时间花到解放那些并不愿意获得自由的家养小精灵身上呢,还是应该去与伏地魔和食死  徒作战?这个问题让我们感到为难,很难得出一个精确的答案。但是,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我们面临的这个选择一一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危险,还是实现社会正义一一所产生的两难处境实际上并不真正存在。为实现社会正义而付出努力,实际上是为击败更大罪恶而战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发现,这个道理已经在书中明白无误地写出来了。在 《凤凰社》中,正是那个撒谎的家养小精灵一一克利切,把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送入了死亡之门。在激战结束后,邓布  利多和哈利讨论起整个悲惨事件的来龙去脉,哈利愤怒地责骂克利切是害死小天狼星的共犯。邓布利多反驳他说:

  “当我们把格里莫广场12号作为总部时,我警告过小  天狼星必须善待并尊重克利切。我也警告过他,克利切有可能会对我们非常危险。我并不认为当时小天狼星认真对待我的话了,或者他根本就不认为克利切像人一样有敏锐的感觉……克利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巫师导致的,哈利……他应该得到同情。他的存在和你的朋友多比一样是个奇迹。他必须服从小天狼星的命令,因为小天狼星是他所服务的家族中最后一个幸存者了。而他并不是真的忠诚于小天狼星。不管克利切做错了什么,我们都要承认小天狼星没有做任何使克利切的命运变得更好的事情。”

       在这段话里,邓布利多很清楚地解释了,克利切遭到的歧视和虐待是如何使得他成为黑魔法的工具,并且最终杀死了小天狼星布莱克。邓布利多说了很多话,其中差不多是最后的那段跟我们关心的问题最有关系:

       “小天狼星并不恨克利切。他曾把克利切看成一个无须关心和注意的侍从。漠视和不关心常常造成更大的伤害……我们巫师虐待小精灵已经很久,现在我们自食其果了。”

        我们从这段话里面应当注意到,邓布利多把漠视和不关心等同于虐待和欺凌。还有一点,邓布利多承认巫师们与伏地魔作战的过程中,正在为虐待家养小精灵和其他魔法生物而自食其果。所以,关于罗恩和哈利对于S.P.E.W.漠不关心的态度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在邓布利多看来,答案应该是,罗恩和哈利错了。那么在我们看来,答案又是什么呢?邓布利多对于小天狼星死亡事件中克利切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对我们有没有启示呢?

       我相信邓布利多的话对我们是颇有启发的。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它,我们首先来看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类比。(这个类比贯穿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始终,但他在第九册里面集中进行了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哲学上将社会与人体进行类比的做法在柏拉图之后依然持续了很长时间。霍布斯和黑格尔都做过这种类比。)我们假设社会就像一个人,它拥有各个器官、组织和肢体,能够实现各种功能。它同样能够思考,为自己设定目标,改变这些目标。而且,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它会观察环境并作出反应。现在我们假设,正义之于社会,就如同健康之于人体,而社会失去正义,则如同人体患上疾病。人体和社会可能遭受的危险都有很多种,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并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社会会遭到坏人的威胁,比如食死徒、银行抢匪、恐怖分子等,就好像  人体会遭到动物、细菌和其他敌人的袭击。所有这些危险都是  外来的,大多数都是难以预防的。而歧视及其带来的后果,比如家养小精灵所受到的那些待遇,却跟上面那些危险不一样。个社会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就如同一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关心一样。这种漠视健康的态度会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一个毫不关心自己健康的人,就有可能饮食紊乱,忽视疾病和疼痛的征兆,根本不管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维持生命。和外来的危险不同,这本来是在人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的。这样让自己的健康恶化的人,所付出的代价不仅是降低了他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削弱了他对抗外部危险的能力。当他面临外部危险的时候,这样的人战胜外部危险的可能性,比健康的人要小得多。所以,忽视自己健康的人,就使得他的敌人更容易得逞。同理可得,对于社会来说,如果一个社会对于成员  当中存在的歧视不闻不问,并不试图去消除这种歧视,那么这  个社会最后就会发现,在面临外敌来袭的时候,它自己的力量  已然大大削弱。

       类比的结果就是,一个人如果对于歧视导致的不公正漠不关心、听之任之,那么就相当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健康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两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都会遭到  破坏。而前者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一些。原因在于歧视是不道德的。漠视歧视的人,忽视了对社会而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会在社会出现危机时成为牺牲品,比如小天狼星对于克利切的态度,导致他对自己的死亡也要负部分责任。

        那么回过来看看哈利和罗恩,他们不关心S.P.E.W.的事情是错误的吗?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是坏人了吗?这个很难说,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他们是好人,但是因为年轻,所以总会有一些认识的盲点。当然,我们能够分辨清  楚下列两种态度之间的区别:哈利、罗恩对于S.P.E.W.的不关心,和伏地魔以及马尔福父子那种表露无遗的恶意。和那些确定无疑的坏人比起来,哈利和罗恩并不是主动地去憎恨其他  种族。他们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看似更重要的任务所吸引,而没有能够看到这些任务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但是邓布利多曾说:“漠视和不关心常常比直接的讨厌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果邓布利多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漠视和不关心的危害常常无法被我们自己的道德雷达所发现,直到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不公平就会如同不被察觉的癌症一样悄然蔓延开来。我们如果对于不公平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本身不会导致我们变成坏人,但是,这肯定是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我们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应当对  S.P.E.W.重新加以认识,就像我们对哈利波特系列的所有故事都应当反复阅读一样。如果我们多花点心思,就会发现S.P.E.W.能够告诉我们很多关于歧视和不公平的道理。歧视被公认为是错误的行为,而当歧视行为凸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辨别出来,也很愿意去批判它。但是歧视有时候却以更为危险的形式出现,它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发生,我们却浑然不知,这种情况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歧视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种消极态度并没有被公然贴上罪恶的标签,也没有昭示在罪恶的行动之中。恰恰相反,对歧视的漠视悄无声息地腐蚀着连结人们的纽带,隐藏在人们的集体盲点之中,上面覆盖着最安全的外衣:我们自己的茫然无知。



评论(8)

热度(106)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